然而依靠外包服务业务来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只能是最初的权宜之计。“3D打印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所以整个产业并不能很快转动起来。”
北京有一家3D打印公司,已经成立十余年,是国内最早做3D打印服务的企业。虽然该公司的业务能够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但是却无法让公司做大做强。
上海景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东直接了当地表示,成立3D外包服务公司没有多大的意义,也不会有太大的成长空间,当订单比较大的时候,企业就会自己购买设备了。
有业内专家认为,就3D打印设备本身而言,技术门槛并不是非常之高,造一台3D打印设备,对不少企业来说都可以做到,但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有没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还值得探讨。
金运激光董事长梁伟曾表示,公司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同时也在思考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他表示,如果形不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形不成规模化的产品市场,即使是产品研制出来了,也未必能给公司带来很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