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 频道

西通:格力系创业公司的5年3D打印路

  2016年2月,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操作系统工业3D打印机发布。

西通:格力系创业公司的5年3D打印路

  2015年12月,首个国产自主研发的点扫描3D打印软件操作系统 RiverOS1.0由珠海西通电子(CTC,以下简称西通)于北京发布。

  10月,在Kickstarter结束的Formaker All-in-One四合一3D打印机众筹中,西通共筹得8.2万英镑(约78.5万人民币),获得135人支持。

西通:格力系创业公司的5年3D打印路

  8月,西通于曾推出国内首款桌面级SLA(Stereo-Lithography,俗称立体光固化技术)3D打印机;其核心专利产品“水星”,首次采用零故障中断技术,官方声称其性能远超Makerbot,打印失败率控制在5%。

西通:格力系创业公司的5年3D打印路

  珠海西通创始人:杨雨生

  回顾2015年,在国内3D打印领域的数个“首”创中,西通的身影频现,而在媒体前却鲜于曝光。不禁让人好奇,在这家低调的南方硬件企业背后究竟经历了哪些创业历程,有着怎样的技术积累?

  近日,笔者便来到位于广东珠海市的西通电子公司,与其创始人兼CEO杨雨生进行对话。

西通:格力系创业公司的5年3D打印路

  本期看点包括:

  1. 在5年的3D打印研发与产业转型中,西通所经历的挑战与收获;

  2. 现阶段,国内外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读;

  3. 3D打印领域的技术门槛与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人物:不用手机的生意人完成从2D至3D的进阶

  从深圳渡船来到珠海九洲港,换乘两次巴士后,记者来到珠海西通电子公司,它位于翠珠工业区一座厂房的5楼。厂楼外悬挂着的“西通硒鼓”——四块陈旧的厂牌,透露着这家公司与打印产业的渊源。

  采访在杨雨生的办公室进行,约两小时的交流中,谈话约被其下属的工作汇报打断四次;采访进行前,杨雨生正在与某工业级3D打印机的相关代工厂进行会议,而这样紧凑的办公室工作节奏也是南方实体创业者的日常缩影,与更频于招商引资与社交的北方创业氛围有所差异。

  据杨雨生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本科毕业后,他便进入珠海格力工作;在一次赴美工作与进修途中,杨雨生首次接触到了3D打印技术;2001年辞职后,进行了互联网创业尝试,提供以中草药搜索平台为主的网站服务;2004年,回归实业,创立了珠海西通,针对打印耗材进行研发与生产,如墨盒、硒鼓、碳粉等。

  虽由传统2D打印行业转向3D打印市场,已谈不上白手起家,但于杨雨生而言,从3D打印技术的引进至成熟步入市场,这其中的过程与跨越足以称之为一次完整的创业。在未与这位和善的70后创业者正式碰面前,关于其没有个人联系电话、不用手机的习惯着实让记者生疑。

  而在访谈中,杨雨生也谈到了自己的考虑:

  他解释到,我不希望自己的时间被碎片化。很多时候,把手机留身边,总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被打扰,而面对接收到信息进行地回复又必须是情理之中的事,索性没了手机更自在,透过同事或亲人还是能找到我的。

  他打趣地补充,这算是将时间留给了自己,把麻烦推给了别人,不用手机近十几年了,我早已习惯。

西通:格力系创业公司的5年3D打印路

  在3D打印技术研发初期,由于缺乏相关技术积累,只能套用国外开源的打印系统软件,为能够更有效地理解相关原理并进行改进,财会专业出身的杨雨生在工作之余利用近半年的时间掌握了C++语言。而其专注的工作习惯,大概正是杨雨生能紧跟3D打印技术的快速步伐,并实现一定建树的原因之一。

  产业:从引进国外技术到国内自主3D产业的成长

  后数次前往美国认识与学习3D打印技术的经历,让杨雨生对3D打印技术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2010年,在现有2D打印产业较成熟的基础上,开始组织团队进行3D打印技术的研发工作。

西通:格力系创业公司的5年3D打印路

  据杨雨生介绍,由于当时国内3D打印技术尚属起步阶段,相应人才与资源稀缺,团队也经历了相当一段长的摸索时期,直至2013年,首款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积造型术)样机成形,但受限于当时打印耗材需要进口,缺少自主的操作系统技术,商业模式并不成熟,后期产品也主要以出口为主。

  近两年,3D打印技术开始逐步被特定领域的制造业引入,其中以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珠宝制造业为代表。

  据杨雨生介绍,从广州番禺至深圳布吉的长三角区域几乎承接了全球大部分的珠宝制造订单,针对传统手工蜡模制造工艺的繁锁及低效,工业级高精度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投影技术,属于立体光固化技术的一种)3D打印技术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同时提供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据介绍,国内珠宝加工制造厂已实现约700台该类3D打印机的量产规模。

  而与此同时,产业需求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游产业链的发展,曾经国内难寻的光敏树脂材料,如今在国内也能找到较优质的供应商。

  产品:造3D打印机涉及的是一整条产业链

  西通团队现已具备量产能力的产品包括: 基于FDM、SLA、DLP等技术的桌面级产品,以及Formaker All-in-One、“水星”等升级机型,配套的RiverOS操作系统,ABS(应用树脂)、PLA(聚乳酸,可生物降解材料)等3D打印耗材。

  同时据杨雨生介绍,工业级的3D打印机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积造型术)

  具体而言,FDM(熔融沉积造型术)属现阶段的主流应用技术,其市场占有率较高,主要得益于其相关技术的开源、打印材料ABS、PLA、人造橡胶等熔丝线材的易得与普及。

  杨雨生进一步补充道,该技术其劣势主要体现在打印精细度偏差,原型表面可能出现横纹;而优势在于材料选择面较广,能够模仿各种材料的性能。

  SLA/DLP(Stereo-Lithography,激光立体印刷术,俗称立体光固化技术)

  SLA/DLP则在成型精度方面进行了较大提升,据官方数据显示,西通DLP珠宝专用打印机其XY轴精度可达0.007mm,其Z轴精度为0.0075mm。

  该技术主要是将特定强度的激光聚焦到3D打印材料的表面,使其凝固成型。SLA成型主要是点到线、线到面逐渐成型的过程,DLP技术则主要利用数字光处理投影技术投影,投影过程中将整个面的激光聚焦到3D打印材料表面。所以DLP技术的机型打印速度更快。

  但由于该技术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以液态的光敏树脂为主,现阶段国内市场为1000-2000元/升,虽然SLA/DLP技术在打印精度、成型质量及生产周期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受于成本造价与操作环境要求较高,在To C市场并未普及。

  Formaker All-in-One

  关于以早鸟价649英镑(约6214元人民币)推出的Formaker All-in-One,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了3D打印机、CNC雕刻机、激光切割机、PCB线路制版机等四种功能,有效打印尺寸为225x145x150mm,双打印头结构,可进行1.75mm 的PLA、ABS两种材料同时打印。在性能方面,它能完成不同材质手板原型所涉及的基本加工工序。

  门槛:更具兼容性的操作系统+更平民的成本造价

  除打印技术与耗材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其成品的打印精度还受到其软件性能的影响。杨雨生介绍道,实际上,3D打印技术的门槛并不在其硬件设备的设计与生产方面,而在于在操作系统的优化。扫描路径与计算方式等方面的改进,可有效提高其扫描速度与准确率,并降低其故障率。

  为此,西通分别在英国伦敦、印度印度班加罗尔两地设有10人左右的软件研发团队;通过与安徽芜湖市政府合作,计划在芜湖市繁昌县的春谷3D打印产业园建立约10000平方米的3D打印机制造基地。

  由于前期的3D建模方式众多,从以Pro、UG为代表的机械类设计软件,至Rhino、Alias为主的工业设计类,以及3DMAX、MAYA为代表的CG设计类软件,约10余种,且每种软件的应用范围与普及度相当。虽在后续导入时可使用统一的STL/OBJ格式,但其表达的3D模型功能单一、缺少渲染等缺点远不能满足3D打印的发展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3D打印机操作系统对各种技术的识别率与打印文件兼容性也成为3D打印推广与应用的硬伤。而据智东西了解,Microsoft、Autodesk等上游技术公司也正在积极推进信息更加全面、兼容性更强的3D打印文件统一格式。

  据杨雨生介绍,西通自主研发的RiverOS系统现可应用于SLS、SLA、EBM等主流技术打印机,兼容约30%的3D模型格式文件。在使用方面,用户可将统一的RiverOS文件上传至打印机端,也可支持远程控制。

  现阶段,西通主要采用线上模式进行销售,普通桌面级3D打印机均价为4千元左右,SLA/DLP 3D打印机售价控制在2万元上下。据杨雨生介绍,产品的受众群仍以国外市场为主,主要针对缺少产业链资源的国外创客在产品初期进行制造、教育教学领域等,国内珠宝、灯具、佛像等细分制造业领域的合作沟通也正在进行中。

  虽有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针对“3D打印技术”看衰的言论在先,在实际制造应用领域,3D打印原型的确存在抗压、抗摔性能较差,无法实现电路连接等缺陷。

  但据记者对相关行业的了解,该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培训及大学科研机构、初级的硬件产品手板与原型制造方面仍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相关技术与材料的进一步成熟,通过在其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可以预计3D打印技术在桌面级与工业级应用中将发挥出其巨大的价值。

  正如杨雨生所言,现在谈3D打印技术的工业革命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它的引入正在使一些细分产品领域的制造方式发生颠覆式的改变。

  手记:“南拳北腿”的创业环境差异该如何平衡?

  与常见的智能硬件产品研发不同,3D打印技术在软硬件技术积累、耗材等的前期资本投入量更大。杨雨生担言,在前三年的基础研发阶段,公司主要靠前身的2D打印机业务的盈利维系,先后共投入约1500万元,直到2013年中期实现小规模量产,外界资本才开始陆续进入,现已完成由湘河资本领投的2000万元B轮融资。

  谈及南北创业环境的差异时,杨雨生结合自身经历有感而发,虽然南方硬件创业团队有着更厚实的产业资源支撑,但相比身处文化与创业环境更加浓厚的北方团队,在股权招募过程中仍相对困难。

  待理念已经转换成产品,此阶段的投资确实更靠谱,但与此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让创业团队承担了过多的创新创业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当地创新力量的发展。

  就记者在南北两地的采访感受而言,以北方的高校资源与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依托,创新创业在北京更易于形成群体文化,信息交互与宣传造势方面也更加高效,愿景与梦想是其创业的初衷;

  而在南方,受“华为”、“大疆”等为首的科技公司风格影响,初创团队更多以营利与创收为目的,埋头做产品,潜心搞技术,产品落地才是创业的出路,而其过程也更加孤独与艰辛。

  当然,无论是“抬头仰望星空”的高度与前瞻性,还是“闷声发大财”的实干与专注,在创业过程中都缺一不可,冲破所处环境的限制,高效地进行资源组合配置,在埋头赶路的同时不忘及时调整方向,才能避开乱坑,更快地达成目标值。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