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行动大会暨两江国际科技创新论坛签约仪式现场。
3年后,南方地区或也可享受分散式供暖,过上冬暖夏凉的生活;3D打印离我们越来越近,未来重庆商用飞机或将用上3D打印形成的零部件……昨日,2013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大会暨两江国际科技创新论坛举行,7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涉及分散式供暖、3D打印、医学诊疗、物联网技术等多个方面。副市长吴刚出席会议并致辞。
分散式供暖
三年后或在南方推广普及
昨日,重庆大学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英国建筑研究院、芬兰工程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签约,共同组建中欧共建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百战说,合作领域涉及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评估、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集成系统、室内环境和健康以及长江流域建筑采暖空调关键技术等。
针对南方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南方供暖问题如何解决?李百战说,将研究一种冬暖夏凉、且能循环利用的改善室温的装置。此装置与北方集中供暖不同,因南方多丘陵,不具备集中安装供暖管道的条件,如果借鉴芬兰分散供暖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不是照搬,而是结合重庆等长江流域城市湿度大等特征进行二次研发。”
如何实现分散式供暖?李百战表示,供暖系统分为源、设备和系统控制调节三大系统,在源上,也将采用北方供暖系统循环利用的“热水”,设备则如毛细血管一样细小的管道,在控制调节方面,则像家中空调,可调节温度。
“与传统意义的地暖供暖不同。”李百战说,地暖温度调节反应慢,运用分散式供暖技术,预热时间短,打开开关后,仅需几分钟便可变暖。
分散式供暖不仅具备供暖功能,还可利用水循环在夏天室温很高时达到降温目的。
据悉,实验预计三年后成功,接着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将在南方等地予以推广普及。
打造物联网
智能楼宇可降低能耗20%
重庆邮电大学、川仪、韩国汉阳大学、韩国Nestfield公司,四方将共建研发中心,打造工业物联网研发基地和产业基地。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魏旻说,项目将涉及工业物联网、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和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
“所谓物联网,其实是一种通信技术,相当于让物体与物体间进行互通对话。”魏旻说,就像用手机通话,运用的是3G无线通信网络,而要让工厂里的设备相互进行对话,就需要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即工业通信技术。
传统工业通信技术通过布线将数据传输到设备室,然后工程师前往现场查看并维护。而实现无线通信技术后,工程师可通过远程监控、手持无线器完成设备查看和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研究中心以工业物联网冠名,但其技术也可民用。”魏旻说,应用于工业的标准远远高于民用标准,所以,工业物联网技术能够被智能楼宇、智能电网使用。
“物联网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其能耗都将降低。”魏旻说,以智能楼宇为例,运用物联网技术,可让楼宇能耗降低20%左右,好比让每月电费从1000元,下降到800元。
如何实现楼宇能耗降低?魏旻解释称,节约能耗主要从用电环节入手,比如出门忘记关灯,借助物联网技术,电器能够感知家里是否有人,如果判断为无人,灯光就会慢慢变淡,直至关闭。
同时,物联网还能自动分析楼宇用电数据,掌握居民用电的规律,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电力公司可以根据用电情况智能配送电量。
特别值一提的是,研究中心还将共同推进工业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引领工业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联合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提升重庆工业信息化水平,支持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建立。
3D打印技术
或为飞机制造零部件
3D打印离我们越来越近,不仅能打印出塑料花、玩具木偶等模型,就连飞机零部件也能制造。昨日,重庆文理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签约,打造中澳共建三维快速制造联合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三维快速制造用高质量原材料粉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及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模式。
“相比目前市场上的3D打印技术,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将3D打印技术用于工业制造。”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航空学院先进制造与材料学教授马前介绍,工业制造3D打印主要使用轻合金材料,如钛合金、镁合金等,这将大大缩短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时间。
为何能缩短关键零部件生产时间?马前说,传统制造步骤繁琐,不仅要制造模具,还要组装多项零件,前后至少要花8~9个月,而且成本高。“而运用3D打印技术,则可一步到位。”他说,现在在商用直升飞机上,已有300多个零部件便可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
“不过,该技术要普及还需时间。”马前介绍,工业制造所需的轻合金金属粉尤其是钛粉成本很高。目前,国际上钛粉的价格大致为400~800美元/公斤,且目前只有欧美国家能够生产。
“共建研究中心,不仅可以实现3D人才技术上的交流,也是为了研发自己专利的金属粉,把成本降下来。”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发室主任斯蒂芬说,在中国尤其是在四川、重庆地区钛含量很丰富,将研究中心选在重庆,便于就地取材。
马前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已投资上亿人民币购置成套的3D打印设备,这些昂贵的设备和相关核心技术都可对重庆文理学院师生开放。
7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一览表
■中欧共建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中澳共建三维快速制造联合研究中心
■中丹共建重庆大学金山医学诊疗创新中心
■共建柑橘信息化精准管理技术国际联合研发中心
■中韩共建工业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
■中英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渝台生物科技合作研发
5大新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1 重庆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国际科技创新园。以重庆两江国际汽车城为核心,聚合福特、通用、沃尔沃、铃木等世界优秀的汽车制造企业,形成覆盖轿车、商用车、客车等完善的节能环保汽车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使重庆成为国内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和制造能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2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与美、英、法、德、俄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成技术对接3000余项,成功引进海外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0余名,服务国内外工业企业超过3000家,服务收入500万以上,创造间接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3 重庆大学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9所世界优秀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共建。主持的“建筑围护结构体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对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技术提升具有推动作用。项目成果已运用到江北嘴CBD金融城等绿色建筑项目,引领了重庆绿色建筑发展。
4 重庆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突破工业物联网领域的系列关键技术,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0余项。与台湾一家公司联合推出了全球首款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
5 重庆畜牧科学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已成功培育出国内首例抗体重链基因敲除动物和转人抗体重链转基因动物,将培育出具备生产全人源化抗体能力的转基因动物,提升我国抗体研发的技术水平和抗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的生活因科技变得多彩
商报记者 罗婧 李析力 付勖
科技改变生活。昨日,来渝参加2013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集中性主题活动的科技专家,为市民展示了一幅科技让生活更加惬意的画面:住在碳纤维强化聚合物建成的房子里,冷暖适宜;驾着电动车,只需充电45分钟,便可跑160公里;不用水便可完成布料印染,节能环保且成本降低……
饮
废水处理
净化后可以饮用
工业废水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如何实现有效回收利用?昨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环境管理部首席顾问马耀华向重庆市民展示了一项新的回收技术:当工业废水经生产线排出,选取其中75%的优质清洗水进入DMS污水回收系统(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环境管理部研发),经处理后,再通过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处理达到市政用水水质标准,最后通过纯水系统处理,即可得到去离子水和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而对于余下的25%废水,经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使其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经过如此繁复的处理,要花多少成本?马耀华给出了答案:每吨仅需花2元。
穿
无水印染
成本降九成还环保
有一种染色技术,不用水、不用添加剂、不用表面活性剂,印染周期更短,同时,成本可降低九成,此技术不但是成衣生产商的福音,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穿”的成本也会降低。
昨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材料科技部高级顾问莫崧鹰带着该技术向渝企抛出“绣球”。
“传统的染色技术需要先将布料煮炼,用添加有各种添加剂的水染色,再清洗还原,最后烘干成成品。”莫崧鹰说,传统工艺不但流程复杂,而且染色过程中形成的废水污染性很大。而无水染色技术只需将布匹放入含有染料的液态二氧化碳中,通过相关技术使二氧化碳处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便可为布料染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氧化碳可重新变回气态回收,而布匹也不需要漂洗,且放在水中不会褪色。
“借助该技术,每印染1平方米布料只需要几毛钱,再加上节省的废水处理费用和能量消耗降低费用,其成本比传统工艺可节省九成。”莫崧鹰说。
住
碳纤维建房
可降低能耗70%
借助碳纤维能不能建房?在昨日的中英新材料技术对接会上,来自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陈吉业教授给出了肯定答案。其带来的建筑物碳纤维强化聚合物地板面板技术,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种由碳纤维强化聚合物制成的新式建筑构件,可用来设计成质量轻且强度高的地板,以用来取代传统的混凝土板。
“建筑物使用此种材料,不仅能保暖,还能保冷。”陈吉业说,碳纤复合材料与传统混凝土建筑材料相比,可节约能耗50%~70%,而且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也能降低50%~70%。陈吉业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相同容积的房间内,用碳纤复合材料建成的房屋5小时内温度只降了0.5℃,而使用传统材料建成的房屋则降了7~8℃,“使用碳纤维材料建房,能抵御室内外温度交换速度,那么,用电量自然就会降低。”陈吉业说,重庆的天气非常适合此项技术。
行
电动车充电
45分钟便可完成
在环境保护、绿色能源被大力倡导的今天,无污染的电动车已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但要普及电动车,必须有配套的新型“加油站”——电动车充电站。昨日,在渝港先进实用技术对接会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首席顾问司徒立新为山城市民带来了香港在充电站建设上的先进经验,即打造免费的功能较多充电网络。
“目前,全港18个区拥有上千个充电站,供电动车主免费使用。”司徒立新介绍,在香港,无论是政府停车场、电力公司还是一些公营场所,都配有标准充电设施,此外全港还有7个快速充电站。
因车辆型号、电池容量不同,其充电时间也有差异。以一般的小轿车为例,在普通充电站充电10小时,或在快速充电站充电45分钟,一般可以让车辆行驶160~200公里。
“要推动电动车在渝普及化,完善的公共充电网络不可缺失。”司徒立新认为,重庆的汽车产业发达,城市道路与香港有相似之处,香港普及电动车的模式对重庆普及电动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该中心希望目前研发的电动公交车eBus、电动小型巴士及串行混合巴士、限量生产用的集成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电动汽车混合能量储存系统项目能在渝找到合作伙伴。